乡村社区参与景区利益分配的法理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现行法律制度框架视角

被引:35
作者
王维艳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利益分配; 吸引物补偿; 地役权合同; 农地入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7 ;
摘要
围绕中国乡村旅游开发收益分配不合理引发的景区冲突,目前旅游学界和法学界就其问题产生的症结与破解之法,大体形成了"赋权派"与"合同派"两大争鸣格局。文章基于现行法律制度框架,阐述了旅游吸引物价值实现的债权而非股权、农村集体土地的二元法权等法理逻辑。主张地方政府通过"地役权合同"管理规制,将社区旅游"吸引物补偿"作为景区开发商取得地役权的约定条件,并以"法定孽息"的名义、"门票分成"的形式写入合同,再以细则来明确规范景(区)社(区)双方的责权利,使其行为解释有法可依;通过建立农地入股下的股份制现代旅游企业制度和旅游景区会计核算制度,并在第三方力量的协助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乡村社区资产性要素参与旅游景区利益分配的权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法律赋权研究——兼与左冰、保继刚商榷 [J].
唐兵 ;
惠红 .
旅游学刊, 2014, 29 (07) :39-46
[2]   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 [J].
张琼 ;
张德淼 .
旅游学刊, 2013, 28 (12) :90-96
[3]   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冲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 [J].
白如山 ;
王晓文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7 (04) :55-63
[4]   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 [J].
保继刚 ;
左冰 .
旅游学刊, 2012, 27 (07) :11-18
[5]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2, 27 (02) :23-31
[6]   婺源乡村旅游对石门的启示与比较——来自政协石门县委员会文体新组的考察 [J].
刘朝阳 .
文史博览(理论), 2011, (08) :80-83
[7]   美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地役权制度 [J].
沈海虹 .
中外建筑, 2006, (02) :52-54
[8]  
旅游景区管理.[M].邹统钎; 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9]  
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M].郭华;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