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相关因子的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22
作者
常珊珊
徐济良
机构
[1] 南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5 [肝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组织病理学异常,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肝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等多种脂肪细胞因子以及脂肪生成相关转录因子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肿瘤坏死因子-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J].
郭晓鹤 ;
李贞娟 ;
张彩凤 ;
韩宇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1, 20 (07) :655+658-655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损伤程度与IL-18、IL-8含量的相关性 [J].
程勇 ;
言红健 ;
孟杰 ;
田媛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09) :1528-1529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李秀丽 ;
王蒙 .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10) :2647-2648
[4]   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乐 ;
张霞 .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1) :2027-2030
[5]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陈晓路 .
人民军医, 2010, 53 (02) :147-148
[6]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董闪闪 ;
张力辉 .
临床荟萃, 2009, 24 (06) :547-549
[7]   动态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抵抗素的表达 [J].
赵和平 ;
杨文慧 ;
段晓燕 ;
葛姝囡 .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11) :628-631+640
[8]   PPAR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J].
高爱滨 ;
肖谦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7, (01) :18-21
[9]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 巩萱.福建医科大学. 2010
[10]  
Effect of Xuezhikang Capsule (血脂康胶囊) on 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interleukin-6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hyperlipidemia[J] . Xiao-fen Fan,Yin-quan Deng,Lei Ye,You-di Li,Jiu Chen,Wen-wen Lu,Jian-ping Li.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