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比较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14
作者
姜金 [1 ,2 ]
王晓晶 [1 ,2 ]
张璐 [1 ,2 ]
林乔 [1 ,2 ]
陈淼 [1 ,2 ]
田金徽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2]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多西紫杉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CBM、CNKI和VIP,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方式,纳入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比较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11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合计8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相比,两者在有效率[OR=1.09,95%CI(0.7,1.70)]、疾病控制率[OR=0.99,95%CI(0.75,1.31)]、1年生存率[OR=1.11,95%CI(0.56,2.18)]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多西紫杉醇相比,培美曲塞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OR=0.09,95%CI(0.05,0.15)]和粒细胞性发热[OR=0.13,95%CI(0.06,0.29)]、减少脱发[OR=0.20,95%CI(0.12,0.33)],而在血红蛋白[OR=1.45,95%CI(0.23,9.06)]、血小板减少[OR=1.46,95%CI(0.59,3.59)]、恶心呕吐[OR=1.23,95%CI(0.53,2.83)]、疲劳乏力[OR=0.73,95%CI(0.40,1.30)]等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相当,但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性发热和脱发等不良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60 / 9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培美曲塞、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J].
冯永 ;
仲琴 ;
贾正飞 ;
夏小天 .
山东医药, 2010, 50 (37) :53-54
[2]   4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药物治疗方案费用比较研究 [J].
刘宝 .
中国药房, 2010, 21 (26) :2403-2406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单药二线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化疗的临床观察 [J].
孟丽娟 ;
王峻 ;
刘福银 ;
樊卫飞 ;
杨民 ;
蒲骁麟 .
实用老年医学, 2010, 24 (01) :66-68
[4]   培美曲塞二钠单药对比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附视频 [J].
胡广原 ;
梅齐 ;
熊慧华 ;
席青松 ;
胡国清 .
临床荟萃, 2009, (13) :1166-1168
[5]   培美曲塞获准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 [J].
母连军 .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8, (06) :285-286
[6]   多西紫杉醇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药物的系统评价 [J].
郭荣荣 ;
徐风华 ;
孙华燕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10) :861-868
[7]   力比泰与泰素帝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比较 [J].
陈墨 ;
周彩存 ;
张洁 .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3) :54-57
[8]  
Maintenance pemetrexed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versus placebo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J] . Tudor Ciuleanu,Thomas Brodowicz,Christoph Zielinski,Joo Hang Kim,Maciej Krzakowski,Eckart Laack,Yi-Long Wu,Isabel Bover,Stephen Begbie,Valentina Tzekova,Branka Cucevic,Jose Rodrigues Pereira,Sung Hyun Yang,Jayaprakash Madhavan,Katherine P Sugarman,Patrick Peterson,William J John,Kurt Krejcy,Chandra P Belani.The Lancet . 2009 (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