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募融资、管理层权力与私有收益——基于IPO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30
作者
赵刚 [1 ]
梁上坤 [2 ]
王卫星 [3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3] 常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超募融资; 管理层权力; 货币性私有收益; 非货币性私有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企业领导];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超募融资是关系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的深切关注。以我国IPO超募融资为背景,结合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探讨了IPO超募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以2006-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1)整体上,超募融资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获得更高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私有收益;(2)区分产权性质,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均显著存在;(3)结合管理层权力分析,管理层权力的增大有助于高管获取高额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私有收益,但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4)市场对超募公司为高管发放超额货币性私有收益的行为,给予了负面的反应,而对于发放超额非货币性私有收益的行为没有显著反应。本文的发现拓展了超募融资、管理层权力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并为超募融资效率的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95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IPO超募与资金滥用研究 [J].
方军雄 ;
方芳 .
证券市场导报, 2011, (09) :37-42+50
[3]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 [J].
权小锋 ;
吴世农 ;
文芳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73-87
[4]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 [J].
方军雄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110-124
[5]   薪酬制度考虑外部监管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黄志忠 ;
郗群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1) :49-56
[6]   管理层权力、在职消费与产权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卢锐 ;
魏明海 ;
黎文靖 .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05) :85-92+112
[7]   股权制衡与公司经营业绩 [J].
赵景文 ;
于增彪 .
会计研究, 2005, (12) :59-64+96
[8]   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 [J].
杜胜利 ;
翟艳玲 .
管理世界, 2005, (08) :114-120
[9]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陈信元 ;
万华林 .
经济研究, 2005, (02) :92-101
[10]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cision of Chinese SOEs to list in Hong Kong[J] . Mingyi Hung,T.J. Wong,Tianyu Zha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