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部位的探讨

被引:2
作者
尚明谦
樊红
杨霞
陈同慧
郭述苏
机构
[1]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塞,血小板,膜糖蛋白,颈内静脉,流式细胞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FCM检测脑梗塞患者(16例腔梗,18例大面积梗塞)颈内静脉(A)和肘静脉(B)的血小板GMP-140,GP53和GPⅡb/Ⅲa。结果:脑梗塞组A和B血中三种GP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脑血管疾病(CVD)组和健康组B血(P<0.01~0.001);脑梗塞组A血明显高于同组B血(P<0.05~0.005),A/B比值为1.24~2.52,而非CVD组A与B血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A/B比值≤1.06;大面积梗塞组A血阳性率高于腔梗组A血(P<0.05),但两组B血无显著差异。提示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主要在脑循环中活化,测定A血指标较测定B血更能敏感地反映脑梗塞时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尚明谦,郭述苏,陈同慧,任旭东,尹格平 .
山东医药, 1996, (09) :15-16
[2]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J].
何作云 ;
于学军 ;
李希楷 ;
丁秋华 ;
黄永萍 ;
鲁云敏 ;
祝善俊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4, (0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