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走向实践唯物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本质内涵和真精神

被引:3
作者
吴苑华
机构
[1]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5.06.012
中图分类号
B02 [辩证唯物主义];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被人们做了复杂性理解,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人学"等种种类型的理解。虽然这些理解都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做出了一定的合理把握,但是这些理解之间的冲突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们自身所存在的理解困境也没有被清除掉,这就削弱了它们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根据马克思文本思想,我们在比较中感觉到"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优越于其他类型的指称,更贴近马克思文本思想的实际。问题在于,时下流行的"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仍有理解间距,这根源于人们关于"实践"以及实践与历史、辩证法的关系的解读未能回归马克思的文本思想,未能确立实践的优先地位、根基性和全局化意义。与其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倒不如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实践的唯物主义[M]. 苏州大学出版社 , 王金福, 1996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著, 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K·Marx),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