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与社会之间——革命根据地人民调解制度现代价值解析

被引:3
作者
栗明辉 [1 ,2 ]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人民调解制度; 社会结构变动; 法律与社会脱节; 现代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面临两个问题:价值观和利益多元化倾向引起社会纠纷频发;法律和社会脱节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无不要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多元化。形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由于制度功能不可替代,对解决现代社会纠纷依然不可或缺,在制度价值上反映出其存在的正当性及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范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M].杨永华;方克勤著;.法律出版社.1987,
[3]   陕甘宁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J].
侯欣一 .
中国法学, 2007, (04) :104-116
[4]   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 [J].
郑杭生 ;
李路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02) :2-8
[5]   中国城镇社会的阶层分化与阶层关系 [J].
李路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02) :9-18
[6]  
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强世功;.北大法律评论.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