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川渝两次久旱转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13
作者
汪丽 [1 ]
青泉 [1 ]
谢娜 [2 ]
徐琳娜 [1 ]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台
[2] 成都市气象台
关键词
伏旱; 暴雨; 物理量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T213分析资料对解除2006年川渝特大高温伏旱的两次降温、降雨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环流形势发生转变,高空冷平流及地面冷空气的入侵对暴雨的启动至关重要。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及风速脉动对暴雨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850hPa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及上升运动的加强与雨强和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2005年“5.31”湖南暴雨过程触发维持机制
    李峰
    张芳华
    熊敏诠
    杨克明
    毛冬艳
    [J]. 气象, 2006, (03) : 71 - 77
  • [2] 2005年6月湖南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张芳华
    杨克明
    毛冬艳
    罗金秀
    郭文华
    [J]. 气象, 2006, (03) : 78 -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