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灌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

被引:28
作者
胡文慧 [1 ]
李光永 [1 ]
孟国霞 [2 ]
邢黎明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3]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
关键词
流量; 非点源污染; TN; TP; SWAT模型; 灌区;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3.11.00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种植、畜禽养殖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等,大部分灌区出现严重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了解灌区内非点源污染程度及其产输出特征,对于保证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越加重要。以山西汾河灌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灌区出口义棠水文站1997—2006年水量、2004—2006年总氮TN和总磷TP实测数据,基于SWAT模型构建了汾河灌区非点源污染分布式模型。探讨了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是TN和TP)的时间分布规律,识别了非点源污染关键区,并分析了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灌区TN、TP流失大多发生在汛期(7—9月),二者在汛期的流失量分别占全年负荷量的58.5%和76.0%;灌区自上而下,氮、磷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灌区硝态氮浓度均小于10mg/L,可溶性磷关键区(可溶性磷浓度大于50μg/L)主要分布在汾河太原段、汾西和三坝灌区;土壤固有养分流失、种植施肥、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污水排放产生的TN负荷分别占灌区总量的47.1%、24.3%、13.0%和15.6%,产生的TP负荷分别占58.7%,12.1%、7.6%和21.6%。
引用
收藏
页码:1309 / 13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基于SWAT模型的灌区农田退水氮磷污染模拟及调控研究.[D].黄仲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10
  • [2] Assessment of alternative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using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nd a decision support tool: Arborea agricultural region; Sardinia.[J].Cau P.;Paniconi C..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2007, 85
  • [3] Sensitivity analysis,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s for a multisite and multivariable SWAT model
    White, KL
    Chaubey, I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2005, 41 (05): : 1077 - 1089
  • [4] Identification and prioritisation of critical sub-watersheds for soil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using the SWAT model
    Tripathi, MP
    Panda, RK
    Raghuwanshi, NS
    [J].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3, 85 (03) : 365 - 379
  • [5] 水文过程中降雨径流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英文)
    蒋金
    安娜
    张义
    李珏
    高乃云
    [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13 (02) : 380 - 383+444
  • [6] 基于SWAT的不同农田灌溉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
    徐建新
    杨书勤
    陆建红
    赵鹏
    [J]. 北方环境, 2011, 23 (11) : 136 - 138
  • [7]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
    饶静
    许翔宇
    纪晓婷
    [J].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8) : 81 - 87
  • [8] 基于SWAT模型的北京沙河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刘博
    徐宗学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5) : 52 - 61+401
  • [9] 不同施肥制度下水稻灌区面源污染排放的数值模拟
    史伟达
    崔远来
    王建鹏
    何军
    [J].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30 (02) : 23 - 26
  • [10] 大型灌区面源污染现状调研及成因规律分析
    詹红丽
    李丹
    郭富庆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 (03) : 17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