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储层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异与孔隙压力解释

被引:6
作者
王连生
燕守斌
沈霞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流体性质; 自然电位; 孔隙压力解释; 数学模型;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5.04.023
中图分类号
P631.3 [电法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随着大庆油田的不断开发,其储层的自然电位与开发初期相比在幅度和形态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构成自然电位的扩散吸附电位和过滤电位的主次地位也发生了转变。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长期注水后储层中流体矿化度和流体压力的剧烈变化。利用过滤电位和压差的相关性可以对储层的压力状态进行判别并对孔隙压力的大小进行比较精确地解释。据此总结出一种适用于解释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孔隙压力的方法——自然电位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6+493 +49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利用测井资料估算调整井的地层压力 [J].
常明沏 .
测井技术, 1981, (06) :35-46
[2]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守谦,李占?编, 1981
[3]  
Estimation of formation pressure from electrical surveys-offshore Louisiana. Foster J B and Whalen H E.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