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机理研究——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孙忠人
金淑英
孙远征
孙申田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二院
[2] 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二院 哈尔滨
[3] 哈尔滨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针灸疗法; 诱发电位; 再生修复; 针灸原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应用电生理学方法,动态观察研究了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瘫肢功能活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旨在揭示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活动的恢复;能明显减轻坐骨神经损伤后时间——强度曲线右移程度;明显减轻诱发电位(EP)波幅电压降低程度;并能明显促进组织兴奋性和波幅电压的恢复。从而说明针刺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手段,而且针刺疗效有其电生理学基础。这可能与电针所形成的稳定电场,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针刺治疗痛经 [J].
林凌 .
中国针灸, 1994, (02) :30-30
[2]   电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30例 [J].
任亚岚 ;
罗国礼 .
上海针灸杂志, 1986, (04) :18-18
[3]   臂丛神经麻痹并发肌肉痿缩治验 [J].
马志义 ;
刘云潮 .
上海针灸杂志, 1986, (03) :33-33
[4]  
临床诱发电位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潘映辐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