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指数、产业吸引力指数与产业转移和承接

被引:12
作者
邱慧 [1 ]
潘红玉 [2 ,1 ]
刘大能 [2 ]
贺正楚 [1 ]
曹德 [2 ,1 ]
机构
[1]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指数; 产业吸引力指数; 产业转移和承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产业转移的承接特征及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价:以湖南为例 [J].
陈亮 ;
贺正楚 .
社会科学家, 2019, (12) :60-69
[2]   产业梯度转移促进技术势能集聚的驱动机制与空间效应 [J].
陶长琪 ;
彭永樟 ;
李富强 .
中国软科学, 2019, (11) :17-30
[3]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发展类型演变特征与转/承态势分析 [J].
刘莉君 ;
康佳妮 ;
刘友金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1) :31-44
[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桂产业动态集聚与转移 [J].
杨豫萍 ;
张卫华 .
学术论坛, 2019, 42 (03) :81-88
[5]   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作用机理及协调度评价——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刘莉君 ;
刘友金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 40 (04) :137-144
[6]   中西部资源型地区承接东部三大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以山西为例 [J].
赵康杰 ;
王娜 .
晋阳学刊, 2019, (04) :89-97
[7]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和效应研究进展 [J].
雒海潮 ;
苗长虹 .
地理科学, 2019, 39 (03) :359-366
[8]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吗? [J].
贺胜兵 ;
刘友金 ;
段昌梅 .
财经研究, 2019, 45 (03) :127-140
[9]   产能利用率影响产业升级的传导途径:技术创新的视角 [J].
吴艳 ;
贺正楚 ;
郑晶晶 ;
唐红祥 ;
潘红玉 .
科学决策 , 2019, (02) :47-71
[10]   产业链培育与建设视角的制造业发展策略:长沙市例论 [J].
贺正楚 .
城市学刊, 2018, 39 (06) :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