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被引:98
作者
李立众
刘代华
机构
[1] 中南政法学院
关键词
合法行为; 行为人; 有效行为; 刑法理论; 刑事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正> 一、西方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说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20世纪初由倡导规范责任论的学者提出的研究行为人主观方面(有责性)的理论。该理论在德、日等国刑法犯罪论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不特为学界所研究,且为司法实践所渐渐采用,其影响日见广泛。然而该理论在我国研究尚未深入。 行为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可奈何被迫实施了违法行为,其刑事责任如何,这就是期待可能性问题。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行为时的具体情况,能够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有期待可能性,即能够期待行为人在行为时实施合法行为,行为人违反此期待实施了违法行为,即产生责任;如果无期待可能性,即行为人在行为时只能实施严重违法行为,不能期待其实施合法行为,此为阻却责任事由,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
    丁银舟
    郑鹤瑜
    [J].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4) : 57 - 62+93
  • [2] 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
    姜伟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01) : 23 - 27
  • [3]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 法律出版社 , 张晋藩著, 1997
  • [4] 刑法哲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7
  • [5] 法律的概念[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哈特(H.L.A.Hart)著, 1996
  • [6] 刑事责任论[M]. 法律出版社 , 冯军著, 1996
  • [7] 案例刑法教程[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等 著, 1994
  • [8] 犯罪论原理[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1991
  • [9] 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日)福田平,(日)大垨仁编, 1986
  • [10]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英]霍布斯(Hobbes)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