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7
作者
李仁君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
关键词
凯恩斯革命;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2000.05.001
中图分类号
F091.348 [凯恩斯学派、凯恩斯主义];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摘要
凯恩斯革命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萨伊定律”,在三大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并提出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主张。在凯恩斯以后,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大力推行需求管理。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为代表的“后凯恩斯经济学”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在理论上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倡导实行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缓和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八十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所谓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学说引入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重新说明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48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M].谢平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