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戴艳
机构
[1] 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安徽宿州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恢复;
D O I
10.16862/j.cnki.issn1674-3873.2003.03.046
中图分类号
G804.7 [运动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疲劳产生的机理,利用主观感觉和生理生化指标来判断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认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分三个阶段,可以采取休息、营养、推拿、中医药等方法来预防和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脂代谢及其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J].
李洁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113-117
[2]   运动疲劳及其恢复过程中血清酶活性变化 [J].
王守训,魏瑞华,郭健,李桂芝,孙风祥 .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7, (01) :18-20
[3]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新进展 [J].
冯炜权 .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3, (02) :20-32
[4]  
运动生理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邓树勋等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