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N+离子注入谷氨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初步研究

被引:15
作者
甄卫军
李茜
张石峰
曾宪贤
机构
[1] 中科院新疆化学所
[2] 中科院研究生院
[3] 新疆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
[4] 新疆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 乌鲁木齐
[5] 北京
[6] 乌鲁木齐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谷氨酸; 诱变选育; 发酵; 筛选;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02.03.006
中图分类号
Q939.9 [应用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诱变育种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育种方面。文中采用低能N+ 离子注入技术 ,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种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 2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 3,比出发菌产酸分别提高 3 5 48%和 2 5 %。D52 2 1 的摇瓶最高产酸可以达到 8 8%。它们的一级种子生长曲线和发酵过程的pH值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注入后的筛选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 ,代谢活力大大增强 ,倍增时间缩短 ,对缩短发酵周期有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高产谷氨酸菌株G1-1的选育及生产试验 [J].
方序 ;
郭红樱 ;
陈敏 .
发酵科技通讯, 1989, (04) :13-16
[2]   关于谷氨酸高产菌WTH-1菌的选育 [J].
张克旭 ;
高年发 ;
冯星如 ;
吴亚芬 ;
诸唯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85, (03) :15-21+14
[3]   离子束生物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J].
吴丽芳 ;
李红 .
物理, 1999, (12) :708-712
[4]   温度适应范围大的谷氨酸生产菌GMH-908选育、发酵及应用效果 [J].
邱玉棠,李崇,林小平 .
微生物学杂志, 1994, (02) :17-22
[5]   谷氨酸高产菌TZ-310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J].
王岁楼 ;
张一震 ;
李志 ;
不详 .
中国调味品 , 1997, (09) :16-19
[6]  
离子束生物技术引论[M].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余增亮著, 1998
[7]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张克旭主编, 1992
[8]  
味精生产问答[M]. - 轻工业出版社 , 张克旭等编著, 1989
[9]  
虞龙,许安,王纪,余增亮. 激光生物学报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