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焦痂毒性物质D1对大鼠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及能量偶联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楼淑芬
宋举峰
陈宗荣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复合伤研究所
[2] 新疆马兰解放军第五四六医院
关键词
烧伤,亚线粒体颗粒,H~+转运ATP合酶,荧光光度测定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4.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烧伤焦痂D1成分对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及ATP生成的影响,以探讨D1对线粒体呼吸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肝亚线粒体成分并从烧伤焦痂中提取D1成分,在含线粒体的反应体系中加入D1成分,测H+-ATP酶活性及ATP生成量,并检测ANS荧光强度以反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状态。结果亚线粒体颗粒ATP酶水解活力的正常值为(7.18±0.06)μmol·mg 1·min 1,与D1作用后,H+-ATP酶活力有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和D1的剂量呈负相关,并且本实验直接观察到在新鲜制备SMP中D1成分,直接抑制了ATP的生成。ANS荧光强度下降,亦与D1剂量呈负相关。结论H+-ATP酶活力下降可能是D1对线粒体呼吸抑制机制之一,H+-ATP酶活力下降导致ATP生成减少。荧光强度下降反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