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势在必行

被引:24
作者
冯长根 [1 ]
饶子和 [2 ]
王陇德 [3 ]
姚建年 [4 ]
邓中翰 [5 ]
陈赛娟 [6 ]
李大鹏 [7 ]
许智宏 [8 ]
刘德培 [9 ]
程津培 [10 ]
钟南山 [11 ]
袁驷 [12 ]
彭先觉 [13 ]
姒建敏 [14 ]
龚克 [2 ]
郑南宁 [15 ]
陈运泰 [16 ]
杜祥琬 [13 ]
张泽 [14 ]
干勇 [17 ]
朱道本 [4 ]
韦钰 [18 ]
沈岩 [9 ]
旭日干 [19 ]
詹文龙 [20 ]
赵忠贤 [21 ]
杨卫 [14 ]
郭雷 [22 ]
王光谦 [12 ]
姚献平 [23 ]
王鸣 [24 ]
徐秋芳 [25 ]
陆大道 [26 ]
郑度 [26 ]
刘旭 [27 ]
魏复盛 [28 ]
柯炳生 [29 ]
谢俊奇 [30 ]
肖金城 [31 ]
王金南 [32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
[2] 南开大学
[3] 国家卫生部
[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5]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6] 上海交通大学
[7] 浙江中医药大学
[8] 北京大学
[9] 中国医学科学院
[10] 国家科学技术部
[11]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2] 清华大学
[1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4] 浙江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16]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17] 中国钢铁研究院
[18] 国家教育部
[19] 内蒙古大学
[20] 中国科学院
[2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3]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
[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5] 浙江农林大学
[2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7] 中国农业科学院
[2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9] 中国农业大学
[30]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3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3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经费资助; 报告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八大的报告中曾指出:"据我了解,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制度,把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中间数据以至经验教训,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共享。""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从60年代起就呼吁建立我们自己的国家科技报告体系,但迄今进展并不顺利。"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研究积累的深度,国家科技经费资助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海量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成为极其宝贵的国家科研资源,它的生成、共享、交换和利用直接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本文作者提出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6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