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多岛弧盆系时空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28
作者
刘庆宏
肖志坚
曹圣华
廖六根
肖业斌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2]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带; 多岛弧盆系; 特提斯洋; 班公湖;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依据班公湖地区1∶25万喀纳幅、日土县幅、羌多幅地质填图和专题研究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班公湖带的多岛弧盆系时空结构厘定为3条蛇绿混杂岩亚带。该3条亚带为盆地所隔,从北而南依次为班公湖带北亚带、班摩掌侏罗纪弧间盆地、班公湖带中亚带、日土 巴尔穷侏罗纪—早白垩世复合弧后盆地和班公湖带南亚带等。初步认为班公湖 怒江特提斯洋经历了晚三叠—早侏罗世往北俯冲、中晚侏罗世早期向北、往南双向俯冲、早白垩世往南俯冲等3次俯冲消亡阶段;同时,讨论了在班公湖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反演班公湖 怒江结合带西段构造演化和在找矿方面的意义,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
    曹圣华
    罗小川
    唐峰林
    陈鲁根
    [J]. 中国地质, 2004, (01) : 51 - 56
  • [2] 西藏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一个新的多岛弧盆系统的厘定及意义
    郑有业
    许荣科
    何来信
    龚全胜
    茨邛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1) : 13 - 20
  • [3]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
    潘桂棠
    王立全
    朱弟成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2 - 19
  • [4] 从尼玛地区地质新资料看中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
    卢书炜
    任建德
    杜凤军
    刘品德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3) : 35 - 39
  • [5] 西藏文部一姆错丙尼地区早二叠世拉嘎组——兼述杂砾岩形成环境与成因
    李晓勇
    谢国刚
    袁建芽
    肖业斌
    黄传冠
    [J]. 地质通报, 2002, (11) : 723 - 727
  • [6]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潘桂棠
    李兴振
    王立全
    丁俊
    陈智粱
    [J]. 地质通报, 2002, (11) : 701 - 707
  • [7] 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系格局机制
    潘桂棠
    徐强
    王立全
    [J]. 矿物岩石, 2001, (03) : 186 - 189
  • [8] 班公湖蛇绿混杂带特征简介
    姜春发
    杨经绥
    [J]. 中国地质, 1984, (06) : 26 - 27
  • [9]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潘桂棠等著, 1997
  • [10] 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西藏地质矿产局. 地质出版社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