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代重构

被引:7
作者
邹诗鹏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族国家; 多民族国家; 国族; 民族主义;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D032 [国家与民族、国家与人民];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蕴涵着对单一民族国家及其民族国家观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东扩则带来激进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包括带来现代中国的独立与解放。中国有着独特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及其传统,因而其多民族国家建构不可能延续前苏联模式。在近世以来的中国政治资源中,自由主义以及保守主义都有民族国家之诉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自觉地批判了这一诉求,努力实现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代重构,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依然得以延续,这使得中国不可能重蹈前苏联之覆辙。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重构,既从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现代转化的必然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168 +1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民族国家构架下的国家精神 [J].
邹诗鹏 .
哲学研究, 2014, (07) :30-36
[2]   现代中国的国族认同与民族自觉 [J].
邹诗鹏 .
天津社会科学, 2014, (01) :14-21
[3]  
中国民族史和中华共同文化.[M].马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杜赞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  
民族与民族主义.[M].(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J.Hobsbawm)著;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M].(以)耶尔·塔米尔(YaelTamir)著;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