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物种多样性

被引:52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周红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地表甲虫; 植被; 森林片段化; 物种多样性; 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D O I
10.16380/j.kcxb.2003.05.012
中图分类号
Q968 [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四川雅安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 (10 2°4 8′~ 10 3°18′E ,30°4 2′~ 30°5 4′N)及其周边地区 ,就森林片段化和生态恢复程度的不同 ,选择 4个代表地点 ,即位于保护区核心地带、以阔叶混交林为主的蜂桶寨天然林区 (海拔 16 80~ 2 0 80m) ,受到经济开发干扰但植被类型丰富的锅巴岩天然林区 (海拔 2 2 80~ 3340m)、以人工针叶林进行生态恢复的蚂蝗沟人工林区 (海拔 2 4 30~ 2 5 2 5m) ,以及森林高度片段化的双石镇农耕区 (海拔 870~ 116 5m) ,共设 2 6块样地 ,以巴氏罐诱法为主研究地表甲虫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本研究共采集甲虫标本 2 338号 ,隐翅虫数量最多 ,占 39 6 % ;步甲次之 ,占2 9 3% ,拟步甲、象甲和叶甲的数量也各在 5 %以上 ,它们共同构成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锅巴岩物种的个体数量和丰富度 (S)以及多样性指数 (H′)较高 ;蚂蝗沟均匀度指数 (J)较高 ,丰富度较低 ;蜂桶寨天然林区个体数量较少 ;双石镇农耕区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较低。锅巴岩、蜂桶寨和蚂蝗沟间物种分布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后两者相似性程度更高 ,双石镇物种分布与其他 3个地点差异较大 ,这反映了不同地点间的生境异质性和森林植被片段化程度的差异。整个鞘翅目、隐翅虫科和步甲科的个体数量分布在针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J].
于晓东 ;
罗天宏 ;
周红章 .
昆虫学报, 2002, (06) :785-793
[2]   云南西北部地区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 [J].
于晓东 ;
周红章 ;
罗天宏 .
动物学研究, 2001, (06) :454-460
[3]   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昆虫的数量变化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周红章 ;
于晓东 ;
罗天宏 ;
何君舰 ;
周海生 ;
叶婵娟 .
生物多样性, 2000, (03) :262-270
[4]   物种多样性变化格局与时空尺度 [J].
周红章 ;
于晓东 ;
罗天宏 ;
何君舰 .
生物多样性, 2000, (03) :325-336
[5]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Ⅱ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J].
马克平,刘灿然,刘玉明 .
生物多样性, 1995, (01) :38-43
[6]  
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8
[7]  
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2
[8]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carabid beetles:experimental evidence .2 Davies K,Margules C R. J AnimEcol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