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石油溶解气的分布特点和富集控制因素
被引:11
作者
: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抗
机构
:
[1]
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09年
/ 20卷
/ 05期
关键词
:
油溶解气;
溶解气丰度;
溶解气时空变化;
富气性;
保存条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石油溶解气研究中丰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若以储量计算丰度多会出现较大偏差,甚至在采出程度并不高时使溶解气剩余可采储量和丰度呈现负值。以石油和溶解气累计产量计算丰度则可消除因年度具体情况不同带来的影响,使溶解气丰度更有代表性。溶解气丰度值在中国全国大区间表现为西北最高、海域最低,大盆地一般高于相邻的小盆地。但在同一盆地的不同单元、不同油田间,同一油区(田)勘探开发的不同时期间丰度值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显示出溶解气丰度的控制因素是复杂的。总体看来,石油溶解气丰度与区域富气性有较强的相关性,保存条件对其亦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对溶解气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但溶解气利用潜力很大,建议以合理的政策促进对溶解气的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火山岩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例
匡立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匡立春
薛新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薛新克
邹才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邹才能
侯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侯连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 285
-
290
[2]
油气幕式成藏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记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为例
胡文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文瑄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之钧
张义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义杰
姚素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姚素平
张越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越迁
曹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曹剑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 442
-
450
[3]
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至今仍然是油气成藏的活跃期
龚再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龚再升
[J].
石油学报,
2005,
(06)
: 1
-
6
[4]
塔河油田性质和塔里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张抗
[J].
石油学报,
2001,
(04)
: 1
-
6+9
[5]
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张抗等著, 2002
[6]
东海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资源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贾健谊,顾惠荣主编, 2002
[7]
中国新疆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康玉柱等著, 2001
[8]
四川盆地构造与天然气聚集区带综合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德良等著, 2000
[9]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2000
←
1
→
共 9 条
[1]
火山岩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例
匡立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匡立春
薛新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薛新克
邹才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邹才能
侯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侯连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 285
-
290
[2]
油气幕式成藏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记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为例
胡文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文瑄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之钧
张义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义杰
姚素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姚素平
张越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越迁
曹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曹剑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 442
-
450
[3]
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至今仍然是油气成藏的活跃期
龚再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龚再升
[J].
石油学报,
2005,
(06)
: 1
-
6
[4]
塔河油田性质和塔里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张抗
[J].
石油学报,
2001,
(04)
: 1
-
6+9
[5]
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张抗等著, 2002
[6]
东海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资源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贾健谊,顾惠荣主编, 2002
[7]
中国新疆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康玉柱等著, 2001
[8]
四川盆地构造与天然气聚集区带综合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德良等著, 2000
[9]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