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择偶的收入观——郎才女貌悖论

被引:4
作者
张晓蓓 [1 ]
亓朋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鲁东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择偶; 配偶同质性; 配偶异质性; 收入残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2002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对当前我国婚姻市场的择偶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传统社会,高收入的男性和专职于家庭事务的女性被认为是完美的结婚组合(郎才女貌),因此当时的择偶标准体现为收入上的异质性。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收入水平相当的男女更可能结为夫妻。现在与过去择偶标准的不同导致了郎才女貌悖论的出现。最后,本文阐述了婚介机构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2]   上海女性择偶行为的现状和变迁 [J].
徐安琪 .
妇女研究论丛 , 1997, (04) :21-27
[3]   中原地区村落社会中青年择偶观及其变化——以西村为例 [J].
尚会鹏 .
青年研究, 1997, (09) :1-7
[4]   中西方女性择偶观念之对比 [J].
赵彦 .
南方人口, 1997, (02) :34-36+20
[5]   众里寻他千百度——从征婚启事看当代人的择偶标准 [J].
吴雪莹 ;
陈如 .
青年研究, 1996, (09) :27-32
[6]   武汉地区大学生的择偶标准 [J].
秦季飞 .
青年研究, 1995, (11) :36-39
[7]   北京青年的婚姻观——一项实证调查分析 [J].
纪秋发 .
青年研究, 1995, (07) :19-25
[8]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China: Estimates based on twins[J] . Junsen Zhang,Pak-Wai Liu,Linda Yung.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7 (2)
[9]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a [J].
Li, HZ .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3, 22 (03) :317-328
[10]   A direct test of the efficient marriage market hypothesis [J].
Suen, W ;
Lui, HK .
ECONOMIC INQUIRY, 1999, 37 (01) :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