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被引:29
作者
易克贤
黄俊生
刘国道
Pualine Weeds
Sukumar Charkraborty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CSIRO Tropical Agriculture
[4] CSIRO Tropical Agriculture 儋州
[5] 海口
[6] 儋州
[7] St Lucia
[8] Queensalnd
[9] Australia
[10] St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柱花草; 胶孢炭疽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3.03.016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中国柱花草炭疽病进行广泛调查和病原采样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 4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分析 ,并与 2 76份国外菌株进行了综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用 8个引物的扩增片段位于 0 3~ 2 8kb之间 ,菌株间呈现显著的DNA多态性。以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柱花草炭疽菌分类为基础 ,中国柱花草炭疽菌可划分成 3大类型即Ⅱ、Ⅲ、Ⅵ类。中国菌株与来自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菌株相比之下 ,其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则相对简单。就中国菌株而言海南菌株与广西、广东菌株相比多样性较丰富 ,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正在出现种内遗传分化。从聚类结果看 ,通常来自于同一个地理区域或同一个寄主基因型的菌株聚成一类 ,即同一RAPD聚类组内的菌株通常来自于同一寄主基因型或同一地理区域。说明来自不同寄主基因型或物种的炭疽菌在遗传基因上具有专化性 ,而地理上隔离的国家或地区的柱花草炭疽病原菌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进化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