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水条件下富氧煤炭地下气化温度场扩展的模型试验

被引:8
作者
庞旭林 [1 ]
陈峰 [1 ,2 ]
潘霞 [2 ]
刘淑琴 [3 ]
刘洪涛 [2 ]
机构
[1] 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
[2] 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不详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涌水; 富氧; 温度场;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s1.011
中图分类号
TD841 [地下气化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模型实验系统进行了一定涌水条件下的富氧空气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氧气浓度下炉内的最大升温速率、燃烧前沿的移动速率、以及量化的三带分布与煤气组分的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涌水条件下,富氧浓度在21%~80%的煤炭地下气化,煤层的最大升温速率在3.7~9.0℃/min,而且氧气浓度在45%左右时,升温效果较好;燃烧前沿沿气化通道的移动速率在0.07~0.11 m/h之间;温度场的三带分布情况对煤气组分有较大影响;当煤炭地下气化温度场的温度梯度比较小时,煤气的组分比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褐煤地下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J].
李文军 ;
刘丽丽 ;
梁新星 ;
梁杰 ;
王伟 .
煤炭转化, 2009, 32 (01) :20-24
[2]   水蒸汽对地下煤层气化炉的作用分析评价 [J].
李强 ;
张国强 ;
吴修燕 .
山东煤炭科技, 2008, (01) :37+39-37
[3]   深部煤层地下气化及其应用前景 [J].
刘淑琴 ;
陈思 ;
李金刚 ;
余力 .
煤炭转化, 2007, (03) :79-81+87
[4]   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稳定性生产因素 [J].
柳迎红 ;
梁新星 ;
梁杰 ;
郭善瑞 .
煤炭科学技术, 2006, (11) :79-82
[5]   煤炭地下气化动态温度场及浓度场数值分析 [J].
杨兰和 ;
刘淑琴 ;
梁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4) :11-15
[6]   缓倾斜薄煤层地下气化试验研究 [J].
梁杰 ;
朗庆田 ;
余力 ;
郭炳正 ;
刘宝银 ;
徐志伟 .
煤炭学报, 2003, (02) :126-130
[7]   煤炭地下气化燃烧过程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J].
杨榛 ;
梁杰 ;
李秀珍 .
煤炭转化, 2002, (04) :32-34+49
[9]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UCG [J].
杨兰和 ;
白海波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1, (01) :25-29
[10]   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温度场模型 [J].
杨兰和 .
化工学报, 2001, (03) :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