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了2004年夏季的主要天气过程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4 年汛期预测的结果。总体上看, 2004年夏季江淮流域的降雨分布较均匀, 没有造成大江大河及大范围的洪涝, 中高纬度典型的梅雨环流形势没有完全建立, 西风槽活动频繁。夏季最强的一次降雨过程 (7月15~20日) 是高空低压槽前的持续性暴雨。2004年夏季华北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 多为低槽冷锋造成; 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明显偏多, 8 月登陆浙江、福建的2个台风破坏力较大; 江南和西北都出现了较强的高温天气, 江南和新疆的高温分别为副高和大陆高压造成; 9 月 2~5 日川东和重庆的降雨与低涡在该地区的稳定维持有关。从汛期实时降水预测结果看,预测系统对6~8月江淮雨带及其暴雨中心的预测较为准确, 对大范围的雨带无漏报和空报。而对华北地区降雨而言, 预测评分要低于江淮梅雨, 这可能是因为模式中的物理过程, 特别是降水的物理过程未能完全准确反映华北地区的情况。要提高华北地区降雨的预测水平, 今后应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