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镜像与突围路径研究——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

被引:25
作者
张兴祥
庄雅娟
黄明亮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双循环; 制造业; 技术创新;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20.11.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当今国际分工的突出表现,也是各国展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形式。本文从三个维度考察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镜像,采用Koopman指数的测算方法和R语言对WIOD数据作了测算,刻画了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的动态变化,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砖四国"进行比较。总体上看,中国的GVC参与指数较高,而GVC地位指数明显偏低,在"金砖四国"中处于中间水平。中国能否摆脱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现状,关键取决于中国在技术创新上能否实现突破。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须从多方面入手,针对传统制造技术和前沿技术采取不同的创新战略,巩固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地位,努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这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品牌主导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路径探析 [J].
覃毅 .
经济学家, 2018, (05) :32-38
[2]   创新驱动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J].
洪银兴 .
经济学家, 2017, (12) :6-9
[3]   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J].
戴翔 ;
金碚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4-17+43
[4]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 [J].
周升起 ;
兰珍先 ;
付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3-12
[5]   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诱因及其突围 [J].
胡大立 .
现代经济探讨, 2013, (02) :23-26+36
[6]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J].
金碚 .
求是, 2012, (07) :24-26
[7]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 [J].
刘志彪 ;
张杰 .
学术月刊, 2009, 41 (09) :59-68
[8]   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 [J].
潘悦 .
现代国际关系, 2006, (04) :23-27
[9]   产品内分工 [J].
卢锋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55-82
[10]  
进一步降低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对策建议[N]. 郧彦辉.中国经济时报. 2016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