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财产利益法律保护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明发
杜健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财产利益; 言论自由; 精神性利益; 财产化客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与民法人文主义勃兴,人格权财产利益逐渐凸显;从比较法视角看,人格权财产利益法律保护主要有两种模式:美国二元保护模式与德国一元保护模式。我国人格权财产利益制度建构要厘清人格权权利性质、坚守既有权利体系及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同一性;人格权积极利用要受到言论自由、公序良俗、精神性利益与财产化客体的限制;当人格权财产利益遭受侵害时,人格权人可以主张防御性请求权、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人格商业化利用权的教义学构造 [J].
刘召成 .
清华法学, 2014, 8 (03) :118-136
[2]   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法律保护模式探讨 [J].
王叶刚 .
比较法研究, 2014, (01) :160-170
[3]   析“人格权商品化”与“人格商品化权” [J].
温世扬 .
法学论坛, 2013, 28 (05) :107-111
[4]   论人格权商品化 [J].
王利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4) :54-61
[5]   一般人格权财产性内容的承认、论证及其限度——基于对德国理论和实践的考察 [J].
沈建峰 .
比较法研究, 2013, (02) :48-60
[6]   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 [J].
龙卫球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8-12
[7]   试论人格利益和无形财产利益的权利构造——以法人人格权为研究对象 [J].
吴汉东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26-31
[8]   关于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若干问题 [J].
姚辉 .
法学论坛, 2011, 26 (06) :10-16
[9]   质疑商品化权 [J].
祝建军 .
科技与法律, 2010, (05)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