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 条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145
作者:
魏远
[1
]
顾红波
[2
]
薛亮
[1
]
江泽平
[1
]
周金星
[3
]
郑施雯
[4
]
崔明
[3
]
杨建立
[5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4]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5] 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
来源: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
基质改善;
废水;
D O I:
10.16843/j.sswc.2012.02.019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矿山开采破坏环境、挤占耕地,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几十年来,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热点,然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废弃地工作存在土地复垦比率低与复垦质量差的特点。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主要包括3方面:土壤重构、生物恢复和废水控制与处理。土壤重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工程措施,目标是重构适宜的土壤剖面和理化性质,重金属污染去除技术也是土壤重构的重要内容。生物修复可以划分为植物修复、土壤动物修复、土壤微生物修复以及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就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的内涵、目标、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展开评述,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资金来源对矿山废弃地复垦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应当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机制机制研究,采用3S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评估和监管复垦工作,努力实现矿山废弃地环境损害减缓技术突破,建立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