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间尺度的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春丽 [1 ]
刘继斌 [2 ]
佟连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湿地; 空间尺度; 持续利用; 生态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地方)和微观(点-生产单位)3个空间尺度研究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研究表明,研究尺度在由宏观向中观、微观过渡过程中,湿地具有稳定性由强变弱、变化周期由长变短的生态变化特征,具有由调节功能占主导向景观载体功能、提供产品功能占主导的功能变化特征,人类对湿地的利用具有由间接利用占主导向选择利用、直接利用占主导的关系变化特征。鉴于湿地的生态特征、功能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表现,本文指出在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中宏观尺度要关注湿地的区际关系与区内人地关系、强调开发保护分区研究,中观尺度要关注湿地的开发模式与管理模式的选择,微观尺度要关注湿地的合理开发规模,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为平衡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过程中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本文制定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及支付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J].
王玲玲 ;
曾光明 ;
黄国和 ;
苏小康 ;
徐敏 .
生态学报, 2005, (12) :3406-3410
[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 [J].
李恩菊 .
固原师专学报, 2005, (06) :63-66
[3]   洪泽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分区及其效益分析 [J].
翟水晶 ;
钱谊 ;
侯建兵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3) :71-73
[4]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493-501
[5]   洞庭湖湿地生物利用与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J].
齐恒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202-204
[6]   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J].
王世岩 ;
杨永兴 ;
杨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2) :176-178
[7]   人工湿地环境经济价值评价及实例研究 [J].
沈万斌 ;
赵涛 ;
刘鹏 ;
钟宇红 ;
张海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70-73+83
[8]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蒋卫国 ;
李京 ;
李加洪 ;
谢志仁 ;
王文杰 .
生态学报, 2005, (03) :408-414
[9]   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J].
熊鹰 ;
王克林 ;
蓝万炼 ;
齐恒 .
地理学报, 2004, (05) :772-780
[10]   关于吉林省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的探讨 [J].
王国才 ;
何春光 ;
盛连喜 .
吉林水利, 2004, (0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