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灵活性理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被引:22
作者
程素萍
王婷婷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认知灵活性理论; 随机通达教学; 认知灵活性超文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基于对高级学习的研究而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强调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认知灵活性理论应结合学习领域特征、考虑学生的年龄、任务难度及情绪等影响因素,运用认知灵活性超文本随机进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表征,最终达到促进迁移的教学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 [J].
王艳梅 ;
郭德俊 .
心理学报, 2008, (03) :301-306
[2]   论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与教育的契合 [J].
李美华 ;
沈德立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69-73
[3]   Positive affect and flexibility: Overcoming the precedence of global over local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 [J].
Baumann, N ;
Kuhl, J .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5, 29 (02) :123-134
[4]  
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M].沈德立; 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5]  
网络教育应用.[M].武法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人格特质、情绪对认知灵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陈珊珊.山东师范大学.20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