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的现代性反思与公共性回归

被引:1
作者
陈志英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湖北武汉
关键词
主权; 传统信条; 现代性; 公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主权是国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宪法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现代化进程中,主权概念似乎从来也没有像今天那样呈现出如此多的争议和矛盾。现代性中存在两股力量,内在性力量和超验性力量。前者导致了人文主义和主体性权利的产生,后者则引起了国家主权和主权传统信条的出现。内在性力量和超验性力量的对立和斗争在主权概念中得以延续。在它的影响下,主权概念发生了分裂,使主权的发展陷入了危机。主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具有来源的公共性和行使的代表性(间接性)。为了解决危机,我们必须对主权进行反思,寻求主权公共性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社会如何制约权力——多元主义民主的解析及其困境 [J].
张新光 .
学术论坛, 2003, (05) :35-38
[2]   从绝对主权到实效主权: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再认识 [J].
段存广 .
太平洋学报 , 2003, (02) :87-94
[3]   宪法学基本范畴简论 [J].
李龙 ;
周叶中 .
中国法学, 1996, (06) :63-71
[4]   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 [J].
郭道晖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 (02) :18-25
[5]  
包容他者[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2
[6]  
市民社会的帝国[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贾斯廷·罗森伯格(JustinRosenberg)著, 2002
[7]  
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马振清著, 2001
[8]  
主权的终结?[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澳)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A.Camilleri),(澳)吉米·福尔克(JimFalk)著, 2001
[9]  
英宪精义[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英)戴雪(AlbertVennDicey)著, 2001
[10]  
全球化与政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德)乌·贝克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