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中聚居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被引:10
作者
刘临安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
关键词
古代城市; 聚居制度; 社会功能; 组织与形式;
D O I
10.15986/j.1006-7930.1996.01.006
中图分类号
TU-092 [中国建筑史];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0712 ; 083304 ;
摘要
中国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周朝,就产生了城邑营建的指导理论,即周礼中的营国制度,并由此形成了城邑中聚居制度的初始形式—闾里制。其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城邑和城市中的聚居制度不断演变。从秦汉的闾里制,经隋唐的里坊制,再到两宋的坊巷制,聚居制度从早期以社会政治功能为基础逐渐转变到以社会经济功能为基础。这一转变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表明了古代社会文明的一个伟大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唐宋市坊规划制度演变探讨 [J].
贺业巨 .
建筑学报, 1980, (02) :43-49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贺业钜著, 1986
[3]  
中国古代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刘敦桢 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