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响应”机制的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10
作者
陆尤尤 [1 ]
胡清宇 [2 ]
段华平 [2 ]
卞新民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业面源污染; 压力-响应; 源解析; 空间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1 [环境污染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清单分析、等标负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源、影响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全氮(TN)、全磷(TP)绝对实物排放量分别为155.23×104t/a、62.34×104t/a、9.05×104t/a,相应的绝对等标排放量分别为7.76×104t/a、62.34×104t/a、45.23×104t/a。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COD、TN、TP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6.25 mg/L、2.53 mg/L、0.36 mg/L,排放浓度地区差异显示苏北>苏中>苏南。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水质指数显示,江苏省均值为2.10,达到中度污染水平。其中徐州、连云港、宿迁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淮安、盐城、泰州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南通、扬州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南京处于警戒状态;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处于安全状态。主要污染物依次是TN、TP,其贡献率分别为54.71%和38.86%;主要污染源依次是化肥施用、畜禽养殖、人粪尿、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30.75%、24.94%、16.85%、15.28%;在国土面积、农业产值和农村人口几大因子中,农业产值是与污染物排放量相关性程度最高的因子。通过对"压力-响应"的表征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压力和响应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杭嘉湖平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调查评价及控制对策研究.[D].钱秀红.浙江大学.2001, 01
  • [2]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段华平.南京农业大学.2010, 06
  • [3] Valid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AGNPS) pollution model in Kori watershed; South Wollo; Ethiopia.[J].Hassen Mohammed;Fekadu Yohannes;Gete Zele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2004, 2
  • [4]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
    Grunwald, S
    Norton, LD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0, 45 (01) : 17 - 39
  • [5] Using the modifi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 in German watersheds.[J].S. Grunwald;H.-G. Frede.Catena.1999, 3
  • [6] 环境评价教程.[M].张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7] 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
    钱晓雍
    沈根祥
    郭春霞
    顾海蓉
    朱英
    王振旗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 103 - 108
  • [8] 水产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
    吴代赦
    熊卿
    杜俊逸
    [J]. 江西科学, 2009, 27 (04) : 617 - 622
  • [9] 基于“压力-响应”态势的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源解析
    陈玉成
    杨志敏
    陈庆华
    王莉玮
    赵中金
    刘德绍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8) : 2362 - 2369
  • [10] 农作物秸秆COD负荷测定及我国弃置秸秆可能形成的面源COD总量极大值估算
    廖小红
    李汉平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 1977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