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岷江上游的人文背景与民族特点——兼论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被引:15
作者
石硕
机构
[1]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关键词
岷江上游区域; 羌族; 汶川地震; 羌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1 [民族起源、发展、变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岷江上游区域的人文背景及民族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岷江上游区域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它是一条历史民族走廊和汉地连接羌、藏之通道;二,它是汉、羌、藏交接过渡区和民族文化交融地带;三,它是我国羌族的核心聚居区;四,它是地质生态脆弱和资源匮乏地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甚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灾后重建中如何保护羌文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292 +2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 [J].
李绍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1) :83-95
[2]  
藏彝走廊.[M].石硕;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3]  
马长寿民族学论集.[M].马长寿著;周伟洲编;.人民出版社.2003,
[4]  
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M].任乃强;任新建著;.巴蜀书社.2002,
[5]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羌族源流探索.[M].任乃强 著.重庆出版社.1984,
[7]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唐长孺 著.中华书局.1983,
[8]  
明史.[M].(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