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对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4
作者
刘鹏 [1 ]
张囡囡 [1 ]
赵丽娟 [2 ]
米邵平 [1 ]
机构
[1]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肝胆内科
[2] 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肝衰竭;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内毒素; 胃泌素; 胃动素;
D O I
10.13192/j.ljtcm.2009.10.7.liup.059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肝硬化患者对照观察,检测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观察中药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8.26%,各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内毒素、血浆胃泌素、胃动素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各指标水平均值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以及对照组ET、Gas、MTL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与对照组ET、Gas、MTL值比较,除早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肝衰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可有效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疗效与病情分期相关,早期疗效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635 / 16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肝硬化大鼠门静脉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J]. 殷云勤,韩德五,王新国.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5)
[2]  
PGE2在内毒素诱导的幼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变化及PAF受体拮抗剂对其影响[J]. 刘春英,王丽杰,孙梅,赵恂,胡月,赵雅娟,李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02)
[3]   肝硬化 慢重肝患者血浆胃泌素 胃动素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邱隆敏 ;
李佳 ;
杨福秀 ;
苏毅 .
新医学, 2005, (07) :393-394
[4]   慢性肝病胃黏膜病变与胃泌素、胃动素的关系 [J].
李佳 ;
李丽娟 ;
王攀 ;
邱隆敏 ;
罗亚文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 (02) :110-112
[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胃肠道的关系 [J].
王晓梅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5) :44-45
[6]   Induction of acute hepatic injury by endotoxin in mice [J].
Guo-Qi Xie ;
Jian-Xin Jiang ;
Yong-Hua Chen ;
Da-Wei Liu ;
Pei-Fang Zhu ;
Zheng-Guo Wa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02, (04) :558-564
[7]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致“继发性肝损伤”的临床依据[J]. 韩德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12)
[8]  
肝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梁扩寰, 2003
[9]  
慢性肝病临床并发症现代诊治概念[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邱德凯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