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王孟琳
张卫华
赵宗辽
应小平
方改英
党琳
马莉
赵小艳
机构
[1] 陕西中医学院
关键词
针刺; 乳腺增生; 超微结构;
D O I
10.13192/j.ljtcm.2007.09.153.wangml.056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特别是乳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将45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针刺治疗组(C)。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贾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每日于大鼠后肢外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体重,1次/天,连续20天,继而改用黄体酮5mg/kg体重,1次/天,连续5天造模。空白对照组则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1次/天,共25天。A、B两组大鼠于第31天开始每日抓拿1次,不作任何治疗;C组大鼠在第31天开始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肉眼观测乳房形态大小后,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染色,光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成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而治疗组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趋近于正常组。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有抑制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3 / 133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 [J].
陆智华 .
针灸临床杂志, 2002, (02) :50-53
[2]   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J].
宋敏 ;
苏若萍 ;
高英贤 ;
宋继谒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5) :14-16+19
[3]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1076例临床观察 [J].
郭英民 ;
郭诚杰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30-30
[4]   针刺对小白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症抑制作用的病理形态定量研究 [J].
修贺明,刘丽军,徐铮,李彬 .
中国针灸, 1997, (09) :559-561+577
[5]   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 [J].
郑平菊,郭诚杰,殷克敬,苏慧慈,黄威权 .
中国针灸, 1995, (06)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