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对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韩天富
马凤鸣
王金陵
魏湜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黑龙江哈尔滨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 叶片; 光周期; 内源激素; 开花; 成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生育期不同的3个品种,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研究了开花前和开花后光周期处理对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与长日处理相比,脱落酸(ABA)含量显著上升,赤霉素(GA1-3)含量及GA/ABA比例明显下降,细胞分裂素(DHZR,二氢玉米素核苷)有下降趋势,生长素(IAA)的变化不大。短日下GA和IAA含量负相关,GA与ABA正相关,长日下IAA与DHZR负相关;DHZR与ABA在长日和短日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及开花前和开花后激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作者提出,在大豆光周期反应过程中,促进激素间通过此消彼长的变化,保持总量的相对稳定;促进激素与抑制激素含量的同趋势消长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相对平衡,两类激素,特别是GA和ABA的平衡状况在大豆光周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61 / 6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光长对大豆生育的后效应及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J].
徐六康 ;
钟金传 ;
刘汉中 .
中国农业气象, 1990, (01) :22-25+28
[2]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J].
吴颂如 ;
陈婉芬 ;
周燮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5) :53-57
[3]  
园艺学进展.[M].张上隆;陈昆松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