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华北的农村市场

被引:7
作者
徐浩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乡里; 市镇;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经济; 经济体制; 小集; 乾隆; 小生产者; 农村市场体系; 县邑; 农民; 劳动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9 [贸易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市场犹如经济活动的一面镜子 ,从中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状况。清代华北农村市场体系是适应这里农村经济发展性质和水平建立起来的 ,充分地体现了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特点。占据优势地位的定期集市、不平衡发展的大集以及季节性的庙会 ,共同组成清代华北农村的市场体系。这类市场主要服务于农村日常的生产生活 ,对小至农户、乡里和县邑 ,大到区域和全社会的再生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 ,清代华北农业经济从整体上还没有超越“糊口经济”的阶段 ,市场交换的主体主要是为日常生计奔忙的小生产者 ;商业资本的利润也主要是赚取市场差价 ,没有进入生产领域 ;商品生产有很大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清代山东牲畜市场 [J].
许檀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 (02) :72-83
[2]  
近代冀鲁豫乡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从翰香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