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跨国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基于空间区位选择视角

被引:15
作者
王辉 [1 ]
刘敬华 [1 ]
杨兆萍 [2 ]
机构
[1] 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新疆; 旅游合作; 空间结构; 区位选择;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2.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近年我国国际旅游合作蓬勃发展,但呈现"东重西轻"和"南重北轻"不均衡特征。基于空间区位选择视角,分析了新疆跨国旅游合作空间扩张机理,构建了5种国际旅游合作结构模式;在时空演进上,新疆以边境区合作占主导,主要分为4种旅游合作类型。其合作基本动力包括地缘驱动力、经济区动力和组织调控力等,复合构成了该区域动态性旅游合作动力系统。随着该区域旅游合作要素不断整合、创新,合作结构模式将不断更新、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产业机理——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 [J].
卞显红 ;
沙润 .
人文地理, 2008, (06) :106-112
[2]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航空运输业关联分析 [J].
何调霞 ;
黄成林 ;
梁双波 .
热带地理, 2007, (04) :332-336
[3]   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 [J].
马耀峰 ;
梁雪松 ;
李君轶 ;
白凯 .
开发研究, 2006, (02) :67-70
[4]   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 [J].
李树民 .
旅游学刊, 2005, (03) :10-10
[5]   沈阳—大连区域旅游“双核”结构模式探讨 [J].
尹贻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82-85
[6]   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J].
梁艺桦 ;
杨新军 ;
马晓龙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3) :105-108
[7]   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 [J].
钱益春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59-61
[8]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吴泓 ;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2004, (01) :104-109
[9]   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J].
石培基 ;
李国柱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5) :91-95
[10]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J].
汪宇明 .
经济地理, 2002, (03) :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