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用地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毛熙彦 [1 ,2 ,3 ]
林坚 [1 ]
蒙吉军 [1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 教育部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排放; 建设用地; LMDI分解法; 省际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碳排放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建设用地亦是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1996-2007年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变化,在扩展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基于LMDI分解法,探讨了12年间中国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省份间所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排放以2001年为拐点,呈现稳中有降到快速增长的两阶段变化,空间上则呈现出东高西低格局,环渤海地区为全国碳排放高值地区。LMDI分解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且省际间差异突出,影响较为显著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新疆和青海也较为明显,其他地区普遍较弱;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省份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的正向作用和能源强度的负向作用之间存在贡献程度的强弱差异及抵消效应。从建设用地控制角度开展碳减排,不同地区将存在效率差异,对于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相对饱和的省份可能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J].
彭希哲 ;
朱勤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48-58
[2]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 [J].
王俊松 ;
贺灿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0, (01) :18-23
[3]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4]   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研究 [J].
宁学敏 .
生态经济, 2009, (11) :51-54+96
[5]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J].
魏本勇 ;
方修琦 ;
王媛 ;
杨会民 ;
张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413-419
[6]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7]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 [J].
顾朝林 ;
谭纵波 ;
刘宛 ;
于涛方 ;
韩青 ;
刘合林 ;
戴亦欣 ;
刘志林 ;
郑思齐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3) :38-45
[8]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85-292
[9]   江苏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J].
李颖 ;
黄贤金 ;
甄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S2) :102-107
[10]  
中国CO2排放趋势的经济分析[J]. 冯相昭,邹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