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熵与熵定律的“逆过程”

被引:2
作者
柳崇健
机构
[1] 北京气象学院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地球表层; 对流圈; 对流层; 普里高津; 台风; 低压(气象); 贝纳德对流; 耗散性; 麦克斯韦妖; 大气运动; 代表性; 系统组织化; 逆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熵定律曾被爱因斯坦称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在科学发展史中,熵定律一直以其深刻的内涵而成为后来许多科学理论的“营养基”,这只需举出玻耳兹曼的动力学理论、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关于自发辐射的理论等例就足够了,因为这些理论的基础都是熵定律。作为熵定律“无限扩张”后果的“热寂说’确实曾经困扰过一代学者,但自从普里高津学派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后,便打破了经典热力学中的静止观点,一度被视为消极因素或“干扰”因素的不可逆性,已被证明可能成为动态有序的源泉、相干的源泉和组织的源泉。下面提供的大气系统的实例,有力地说明了在非平衡条件下负熵流对动力系统组织化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还表明,自然界存在着大量按熵定律的逆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1+214 +21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