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采场顶板厚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6
作者
艾显恒 [1 ]
谢建兵 [2 ,3 ]
朱和玲 [3 ]
机构
[1]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2] 金诚信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 中南大学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人工顶板安全厚度; FLAC3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7.2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通过结构力学解析法对顶板沉降量的计算,估算出能维持顶板稳定的厚度取值范围,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开采环境再造采场数值模型,并对不同厚度顶板进行模拟计算,揭示了顶板厚度对采场稳定性、应力分布以及顶板沉降量的影响规律,表明了塑性区、应力扰动范围以及沉降量都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趋缓。以顶板沉降量为判据,模拟结果得出,顶板厚度是6m时的最大沉降量为6.376cm,满足矿山安全要求;同时,兼顾顶板施工工艺、构筑成本和服务年限,得出顶板的最小安全厚度宜取6m。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FLAC3D程序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J].
孙国权 ;
李娟 ;
胡杏保 .
金属矿山, 2007, (02) :29-32
[2]   数值方法确定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研究 [J].
李树忱 ;
李术才 ;
张京伟 ;
徐帮树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0) :1304-1308
[3]   露天转井下开采境界顶柱参数三维有限元分析 [J].
马天辉 ;
杨天鸿 ;
赵兴东 ;
张永彬 ;
唐春安 ;
林鹏 .
金属矿山, 2006, (01) :61-64
[4]   基于ANSYS平台复杂地质体FLAC模型的自动生成 [J].
廖秋林 ;
曾钱帮 ;
刘彤 ;
路世豹 ;
侯哲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6) :1010-1013
[5]   进路法回采顶柱人工假顶的稳定性分析 [J].
赵伏军 ;
李夕兵 ;
赵国彦 ;
刘国富 ;
王剑波 .
金属矿山, 2002, (04) :27-29
[6]   采空区上方安全顶柱厚度的确定方法 [J].
汪勇 .
矿业快报, 2002, (01) :17-18
[7]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古德生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