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源灶评价

被引:20
作者
郑松 [1 ]
陶伟 [1 ]
袁玉松 [2 ]
邹艳荣 [1 ]
王云鹏 [1 ]
赵长毅 [3 ]
胡圣标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天然气; 气源灶; 鄂尔多斯盆地; 生烃动力学; 上古生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单斜构造背景下的稳定台地型盆地,古生代以来一直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在其上古生界已发现榆林气田、乌审旗气田、苏里格气田等,这些气田的烃源岩主要为上古生界煤层,次为暗色泥岩。自三叠纪稳定快速埋藏成熟、早白垩世末受晚期燕山运动影响抬升剥蚀后,盆内古地温明显降低,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太大,生烃基本结束,大部分地区RO>1.3%,南部过成熟,向北成熟度逐渐降低。盆内上古生界气源灶有机质丰度高,但(熟化速率)ΔRO≤0.03%/M a,生气速率主要在(0.2~0.4)×108m3/(km2.M a)之间,平均主生气持续时间为104.7 M a,主生气期内的生气量比例为55.9%。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与地质应用.[D].帅燕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 04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及其分子特征研究.[D].付少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 02
[3]   华北地区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J].
张忠民 ;
李春生 ;
龙胜祥 ;
许化政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30-334
[4]   高效气源灶及其对形成高效气藏的作用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汪泽成 ;
王红军 ;
张水昌 ;
王云鹏 ;
赵长毅 ;
苗继军 .
沉积学报, 2005, (04) :709-718
[5]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山2段储层沉积特征及勘探目标评选 [J].
孙粉锦 ;
肖红平 ;
刘锐娥 ;
张春林 ;
蔺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726-731
[6]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高效储集层形成的地质条件 [J].
王怀厂 ;
魏新善 ;
白海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19-323
[7]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 [J].
戴金星 ;
李剑 ;
罗霞 ;
张文正 ;
胡国艺 ;
马成华 ;
郭建民 ;
葛守国 .
石油学报, 2005, (01) :18-26
[8]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J].
李贤庆 ;
肖贤明 ;
TangY ;
米敬奎 ;
肖中尧 ;
申家贵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6) :487-489
[9]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J].
何自新 ;
付金华 ;
席胜利 ;
付锁堂 ;
包洪平 .
石油学报, 2003, (02) :6-12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J].
付少英 ;
彭平安 ;
刘金钟 ;
张文正 ;
李剑峰 ;
昝川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0) :81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