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灰霾污染特征

被引:8
作者
张歌 [1 ,2 ]
陈义珍 [3 ,2 ]
刘厚凤 [1 ]
杨欣 [2 ]
赵妤希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北京市; 灰霾; 能见度; PM2.5;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4.12.01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灰霾天气能见度较低,除影响人们日常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外,空气中携带的有毒有害细粒子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几年,北京市加大治霾力度,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灰霾天气仍然频发。为进一步更好地治理北京灰霾,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须了解北京地区灰霾污染特征,因此,对北京市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的气象观测数据和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文章统计了不同强度灰霾的分布,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M2.5质量浓度影响能见度变化程度的分界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出现灰霾时总计4 572 h,发生频率为56.2%,灰霾日总计233 d,频率为64.4%,呈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湿霾最易发生在夏季,干霾最易发生在冬季,分别占当季灰霾时的17.6%和59.0%;全年不同强度霾发生小时数呈现轻微霾>重度霾>轻度霾>中度霾,其中,轻微霾时数1 625 h,重度霾1 163 h,轻度霾1 101 h,中度霾683 h;研究期间PM2.5质量浓度呈夏季低冬季高的显著变化趋势,PM2.5日均质量浓度达一级空气质量标准59 d,达二级标准159 d,达标率分别为17.7%和47.74%;PM2.5小时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负相关性较高的幂函数关系(置信度取99%,P<0.01),无高湿条件影响下,空气中细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更为直接;北京地区在改善能见度的过程中,通过降低1μg·m-3的PM2.5,使能见度改善大于或远大于1 km的概率仅为18.9%,而在50.4%的时段内仅能使能见度的改善小于或远小于0.1 km。
引用
收藏
页码:1946 / 19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J].
程穆宁 ;
崔云霞 ;
陆春松 ;
沈众 ;
何卿 ;
程钟 ;
顾钧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37 (03) :146-151+168
[2]   2013年元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强霾污染成因分析 [J].
王跃思 ;
姚利 ;
王莉莉 ;
刘子锐 ;
吉东生 ;
唐贵谦 ;
张军科 ;
孙扬 ;
胡波 ;
辛金元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15-26
[3]  
北京地区冬春PM2.5和PM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赵冰清.环境科学. 2014(02)
[4]   无锡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J].
过宇飞 ;
刘端阳 ;
周彬 ;
夏健 ;
吴莹 ;
胡映红 .
气象, 2013, 39 (10) :1314-1324
[5]   北京一次持续霾天气过程气象特征分析 [J].
唐宜西 ;
张小玲 ;
熊亚军 ;
赵秀娟 ;
范广洲 ;
王京丽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05) :12-19
[6]   上海干霾与湿霾气溶胶消光特性的比较 [J].
贺千山 ;
潘鹄 ;
黄颖 ;
耿福海 ;
陈勇航 ;
张华 ;
邓军英 ;
王玥 ;
桂丽娜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4) :497-503
[7]   天津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10及PM2.5的关系 [J].
宋明 ;
韩素芹 ;
张敏 ;
姚青 ;
朱彬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02) :34-41
[8]   上海地区不同类和不同强度灰霾季节分布特征 [J].
马骁骏 ;
耿福海 ;
陈勇航 ;
张华 ;
徐婷婷 ;
孙旭峰 ;
光莹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3, (03) :32-36+69
[9]   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的上海浦东地区不同强度霾研究 [J].
王苑 ;
耿福海 ;
陈勇航 ;
贺千山 ;
张华 ;
潘鹄 ;
毛晓琴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1) :21-29
[10]   粤港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灰霾天气形成的研究 [J].
吴兑 ;
刘啟汉 ;
梁延刚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碧婷 ;
陈慧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60-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