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37
作者
郑孟林 [1 ]
金之钧 [1 ]
王毅 [1 ]
刘池阳 [2 ]
徐高中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核工业二零三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北部; 中、新生代; 构造特征;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代晚期以来后期改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周缘和内部在中新生代都受到后期改造作用,周缘存在挤压逆冲推覆和拉张断陷等不同性质的构造改造作用。在盆地北部,盖层中的构造受到了基底断裂的控制,正断层、逆断层和由基底断裂控制的挠曲构造等有规律发育,根据构造的发育特点将盆地北部分为东胜、三眼井、准格尔旗、鄂托克旗、乌审旗—榆林和定边—绥德构造区。自侏罗纪以来,盆地经历了萎缩消亡和周缘逆冲构造带的形成、挤压隆升剥蚀和拉张隆升剥蚀3大构造演化阶段,现今构造是中新生代多期构造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沉积盖层相关问题的控究.[D].邸领军.西北大学.2003, 01
[2]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王双明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4]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构造热事件与油气运移 [J].
万丛礼 ;
付金华 ;
张军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2) :43-47
[5]   鄂尔多斯北缘石合拉沟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J].
刘正宏 ;
徐仲元 ;
杨振升 ;
刘茂修 ;
赵达 ;
赵羽君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 (01) :24-27
[6]   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向拆离滑覆构造 [J].
王锋 ;
刘池洋 ;
赵红格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1) :17-20
[7]   鄂尔多斯周缘地质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的控制作用 [J].
王贵玲 ;
刘志明 ;
蔺文静 .
地质学报, 2004, (01) :44-51
[8]  
鄂尔多斯地块北缘主要活动断裂晚第四纪强震复发特征.[J].冉勇康;陈立春;杨晓平;韩竹军.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9]  
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的整体性与不同方向边界活动的交替性.[J].范俊喜;马瑾;甘卫军.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10]   论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系——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J].
屈红军 ;
李文厚 ;
梅志超 ;
陈全红 .
地质论评, 2003, (05) :4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