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DDRT—PCR技术分析快速老化模型鼠衰老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针刺的作用
被引:11
作者
:
于建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于建春
陆明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陆明霞
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于涛
王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王舒
刘庆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刘庆忠
韩景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韩景献
机构
:
[1]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2]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室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号
[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号
来源
:
中医杂志
|
2002年
/ 06期
关键词
:
衰老/针灸效应;
衰老/免疫学;
@DDRT—PCR技术;
D O I
:
10.13288/j.11-2166/r.2002.06.024
中图分类号
: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
100512 ;
摘要
:
目的:研究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及针刺的作用,试图从分子水平说明针刺抗衰老的机理。方法:采用DDRT-PCR技术,以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为材料,针刺“人中”、“内关”和“太冲”3穴,分析了SAM鼠伴加龄脑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及针刺的作用。结果:针刺前某些基因的表达随增龄发生一定的变化,显示与衰老相关;而针刺后,其表达均受到影响,其变化均趋同于年轻组。结论:针刺不仅具有调节作用及腧穴特异性,而且可能通过这种调节作用影响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干扰衰老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2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