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纳木错1971~2004年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原因的定量分析

被引:60
作者
朱立平 [1 ]
谢曼平 [1 ,2 ]
吴艳红 [3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数字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
[6] 不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纳木错; 湖面变化; 遥感; 水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0年航测地形图、1991和2004年二期影像数据、1971~2004年纳木错流域附近气象站点气象资料以及纳木错实测水深数据,综合运用遥感、GIS技术、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近34年来纳木错湖面面积和水量的变化情况,并从气象要素和水量平衡两方面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71~2004年期间,湖面面积从1920km2增加到2015.38km2,增加速率为2.37km2·a–1;湖泊水量从783.23×108m3增加到863.77×108m3,平均增加速率为2.37×108m3·a–1.其中,湖面面积和水量在1992~2004年的增加速率(4.01km2·a–1和3.61×108m3·a–1)均明显大于其在1971~1991年的增加速率(2.06km2·a–1和1.60×108m3·a–1).气象要素变化分析表明,纳木错流域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融水增加、流域降水量增长、湖面蒸发量减小共同构成了湖泊水量增加的原因.从湖泊水量平衡来分析,两个研究时段内,湖面降水与陆面降水产生的径流补给分别占湖泊总补给量的63%和61.91%,而冰川融水补给仅占总补给量的8.55%和11.48%,显示降水是构成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从湖泊水量增加的原因来分析,降水增加及其产生的径流对湖泊总补给增量的贡献率占46.67%,而冰川融水增加对湖泊总补给增量的贡献率则高达52.86%.湖泊蒸发与水量增加的比例显示,湖泊总补给增量的95.71%贡献给湖泊水量的增加,因此,冰川融水增加在近期湖泊水量增加的比例占到50.6%左右,显示气候变暖引起的冰川融水增加是引起近年纳木错湖面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89 / 17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纳木错流域近30年来湖泊-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英文)
    吴艳红
    朱立平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02) : 177 - 189
  • [2] 基于RS/GIS的西藏地区湖泊变化动态监测及气候背景
    张继承
    姜琦刚
    李远华
    王坤
    [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01) : 87 - 93
  • [3] 湖芯沉积物揭示的末次冰消开始时期普莫雍错湖区环境变化
    朱立平
    鞠建廷
    王君波
    西村弥亚
    守田益宗
    吴艳红
    冯金良
    谢曼平
    林晓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72 - 780
  • [4] 青藏高原湖泊现代变化遥感方法研究
    鲁安新
    王丽红
    姚檀栋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6, (03) : 173 - 177
  • [5] 西藏班戈错近50年来的湖面变化
    赵元艺
    赵希涛
    郑绵平
    李文智
    曹建科
    李明惠
    [J]. 地质学报, 2006, (06) : 876 - 884
  • [6] 近30年来西藏那曲地区湖泊变化对气候波动的响应
    边多
    杨志刚
    李林
    除多
    卓嘎
    边巴次仁
    扎西央宗
    董妍
    [J]. 地理学报, 2006, (05) : 510 - 518
  • [7] 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和湖泊变化遥感研究
    鲁安新
    姚檀栋
    王丽红
    刘时银
    郭治龙
    [J]. 冰川冻土, 2005, (06) : 783 - 792
  • [8] 近42a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因子及其趋势预测
    李林
    朱西德
    王振宇
    汪青春
    [J]. 中国沙漠, 2005, (05) : 689 - 696
  • [9] 近期气候变暖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张堂堂
    任贾文
    康世昌
    [J]. 冰川冻土, 2004, (06) : 736 - 739
  • [10]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湖面变化和湖相沉积中粘土矿物显示的环境信息
    朱大岗
    孟宪刚
    赵希涛
    邵兆刚
    马志邦
    杨朝斌
    王建平
    吴中海
    [J].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4) : 300 -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