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42
作者
张忠华 [1 ,2 ]
梁士楚 [1 ,3 ]
胡刚 [1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3] 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溶石山; 阴香群落; 优势种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9.01.014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Levins公式和Pianka公式测定了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乔木层12个主要种群和灌木层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乔木层中,阴香、石山桂花、菜豆树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0.051、6.935和5.695,而樟树、马尾松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3对,占总种对数的34.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0对,占60.6%;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占4.5%。灌木层中,阴香、石山桂花、粗糠柴等幼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0.493、7.099和4.949,而山合欢、三叶五加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17对,占总种对数的21.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60.3%;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14对,占17.9%。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阴香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岩溶石山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他种类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黄山濒危植物小花木兰生态位与年龄结构研究
    王立龙
    王广林
    黄永杰
    李晶
    刘登义
    [J]. 生态学报, 2006, (06) : 1862 - 1871
  • [2]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主要树种的高度生态位
    龙翠玲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 36 - 39
  • [3] 黄龙山林区封育天然油松群落种群生态位特征
    侯琳
    雷瑞德
    王得祥
    康博文
    陈书军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03) : 585 - 591
  • [4]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李军玲
    张金屯
    [J]. 植物研究, 2006, (02) : 2156 - 2162
  • [5] 黄土沟壑区狼牙刺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李登武
    张文辉
    任争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 2231 - 2235
  • [6] 秦岭锐齿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赵永华
    雷瑞德
    何兴元
    贾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 913 - 918
  • [7] 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张峰
    上官铁梁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1) : 70 - 74
  • [8] 广西岩溶植被自然分布规律及对岩溶生态恢复重建的意义
    李先琨
    苏宗明
    吕仕洪
    欧祖兰
    向悟生
    区智
    陆树华
    [J]. 山地学报, 2003, (02) : 129 - 139
  • [9] 放牧影响下羊草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研究
    王仁忠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4) : 9 - 16
  • [10] 红海榄群落演替中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梁士楚
    [J]. 广西科学, 1997, (02) : 41 -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