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运行效应评估研究

被引:6
作者
何彦英
曾鸣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DR); 配电网; 负荷曲线; 电压曲线; 网损; 服务可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侧响应(DR)对电网作用越来越关键。考虑需求侧响应主动削减峰值负荷特点,提出量化其对配电网运行的效应评估体系。针对需求侧响应负载数量和灵活性特点,通过修正平稳负荷曲线,构建配电网电压和网损模型,建立服务可靠性指标,得出DR对配电网运行效应评估结果。以区域电网为背景。采用1600电力用户实际调研监测数据,运用Matlab电力系统仿真验证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DR和响应设备对配电网运行具有实质性影响,这对DR及其效应研究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4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考虑用户舒适约束的家居温控负荷需求响应和能效电厂建模 [J].
王丹 ;
范孟华 ;
贾宏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3) :2071-2077
[2]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的发展 [J].
熊敏 ;
周昭茂 .
供用电, 2014, (03) :18-20
[3]   计及需求侧资源作用的负荷预测模型及应用 [J].
董文杰 .
陕西电力, 2014, 42 (01) :75-78
[4]   配网智能设备中电力电子智能变压器的研究 [J].
安婷 .
智能电网, 2013, 1 (02) :7-10
[5]   城市供电可靠性指标分析及提高措施 [J].
张渺 ;
张冀东 ;
张鹏 ;
戴巍 ;
白立军 .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2, 30 (02) :104-107
[6]   配电网智能负荷监测与互供系统 [J].
游步新 ;
刘勇 ;
姜丁尤 ;
张占龙 ;
李泽冰 .
电子设计工程, 2011, 19 (23) :134-136
[7]   需求侧响应的技术支持 [J].
曾鸣 ;
王冬容 ;
陈贞 .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12 (02) :8-11
[8]   以节能调度为导向的发电侧与售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合优化模型 [J].
谭忠富 ;
陈广娟 ;
赵建保 ;
侯建朝 ;
姜海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1) :55-62
[9]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上网侧与售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机制 [J].
陈建长 ;
黄锟宁 .
系统工程 , 2006, (10) :88-91
[10]  
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和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综合规划方法研究[D]. 罗波.华南理工大学. 2014